第一百二十五章 药品上市之路-《重生之贸易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方圆也很轻松,毕竟这个药品的分子结构是非常清楚的,原理清楚了还不能成功,那只能说明凤凰制药研究院的失败,凤凰制药可是集中了非常强大的研究团队,对他们的能力方圆是非常放心的。

    “盐酸氟西汀的生产技术资料你们研究得如何?生产工序的专利正在审批中,审批通过我就会把许可正式交给你们。”方圆接着说。

    “嗯,这个事情上周已经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,从资料上看,还需要添置一些生产设备,我这次过来也是顺带着要和几个设备厂家进行谈判,待会还要过去。”王维音说道。

    “太好了,这样一来,不久的将来哈尔医药又会多了一个盈利的药品。”方圆高兴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呵呵,是的,这个药我们已经开始准备申报资料了,希望早点得到临床试验批复。”王维音说道。

    “嗯,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正式上市。”方圆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临床试验往往要占用整个药品研发的百分之七十的时间,而对于仿制药这个比例甚至要更多一些,通过花钱加快审批带来的恶果就是生命的代价,一个不可承受的危险。

    这些仿制药的上市时间往往需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,期间要进行必须的临床试验,这还要在资料准备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才可能。所以前期的一百多种仿制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前期是根本就没有可能加入到廉价药计划的。

    华国的药品审批程序太慢了,这和奉行的严进宽出精神有关系,也和缺乏完善机制来保护接受试验者的利益有关系。

    “申请临床试验到得到临床试验批复中间的时间太长了,浪费了太多时间。”王维音感叹道。

    “这也没有办法,药监局只有120多人来处理这么多的申请,而人家美国有超过2000多人来做这些事情,审评人员太少啊。”方圆说道。

    “嗯,是啊,都难。一年的批复时间中有九到十一个月的时间是在排队,仅仅是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是真正的审评。”王维音深深的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“慢慢来吧。”方圆也跟着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能怎么办呢,国家药监局在审评的人力严重不足,结构老化,这些问题一直持续了很多年,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,难道还要去上书?
    第(2/3)页